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设计师带你看世园丨跟花花草草打交道两年,呈现文化交融的园林盛宴
发布时间:2024-06-06

五大洲奇珍异草同园竞放,60余种本地区植物和500余种展园特色植物集中呈现。在2024成都世园会主会场绛溪北组团(东),五洲花园的融和、川西胜景的秀丽、蜀川竹韵的静谧,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、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,文化交融的园林盛宴。




五洲小花草

园艺大世界


2024成都世园会作为世界各国园林园艺精品、奇花异草的大联展,一花一草、一树一木是“渐欲迷人眼”的景色,也是游客感知和体验世界各地园艺特色的重要标识。

图片


图片

步入五洲花园的和融花园,仿佛置身于一个微缩的地球村,五大洲的园林艺术在这里交织。成都市政院设计团队精心挑选的植物,不仅展示了各地的自然风貌,更体现了对全球文化的尊重和融合。棕榈科、沙生植物等热带植物摇曳生姿,珙桐、蓝花楹、加拿利海枣、散尾葵、高干蒲葵、龙血树不同地域特色的植物交相辉映。

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

“五洲花园作为国际展园区组成部分,植物搭配突出热带自然、营造异域风情。”成都市政院植物负责人陈芳圆介绍,该区域主要看点包括莫奈花街、沙生植物组合、蓝花楹大道、热带植物组合栽植、模纹迷宫、旱溪景观等景观。其中,旱溪景观的设计借鉴了上海辰山植物园的旱溪花镜,模拟自然山溪打造出一条独具特色旱溪景观,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视觉享受。

图片

在热带植物选择上,陈芳圆介绍说,园区所选棕榈类植物在四川已有10多年的引种培育历史,已完成植物驯化,不用担心气候不适合生长,“都是采用在成都本地能够活下来的植物”。

图片
图片

此外,和融花园中最特别的植物——一株高约7米的珙桐,是2024成都世园会核心建筑外的公共区域里唯一的一株珙桐。珙桐为落叶乔木,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而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为“中国鸽子树”,一直以来都象征着国际和平共融,也象征着四川走向世界,所以珙桐也是2024成都世园会吉祥物“桐妹儿”的原型。

图片


中式园林

四川魅力


从主会场3号入口进入园区,放眼望去,川西胜景组团花草面积约1.3万平方米的“油画草甸”,是2024成都世园会的蜀葵展示区。

图片

蜀葵原产四川,由此得名“蜀葵”,是唯一以“蜀”命名的中国古老植物,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本土植物之一,早在15世纪前就已传入欧洲。“在2024成都世园会主会展示蜀葵,既体现了世园会是世界花卉园林技艺和世界文化的交流盛会,同时也可以体现四川丰富的植物资源,向世界传递了四川人民的热情与好客。”陈芳圆说。

图片
图片

川西胜景组团上层以木芙蓉为主,下层以川赤芍为衬,布局了油画草甸花海、南洋杉群植、山体芙蓉群植、美国红枫栈道、雪松背景林等植被景色,栽种了南洋杉、海棠、樱花、芙蓉、雪松、美国红枫、芍药等植物。漫步其中,仿佛置身于四川的秀美山川之间。

图片
图片

另一个同样彰显地域特色区域的是蜀川竹韵,这里四川本土植物成簇、松竹茂林,更显中式园林艺术。“蜀川竹韵以竹林为基调,搭配松类、观叶植物和耐阴的绣球,营造出一种林盘式的光影斑驳之感。”陈芳圆介绍。竹林步道、黑松组合栽植、红枫组合栽植、蜀葵台地、红梅组合栽植等独立景点,都突出了西蜀园林式的松竹主题,黑松、罗汉松、五针松、红梅、雷竹、人面竹、金镶玉竹、鼓节竹、黄金间碧玉竹、凤尾竹等不同类别的松与竹,在这里共同汇聚起来浓浓川蜀味的松竹海洋。

图片








生态园林

四季花开


对2024成都世园会主会场进行植物配置,与对一般市政公园乃至大型公园进行植物配置,在规模和种类上都大有区别。从2022年起,市市政交通院设计团队历时两年时间,经过无数次现场踏勘,到过南京园博园、上海辰山植物园、成都植物园考察,还就蜀葵种植拜访了金堂县培育过多个蜀葵品种的周小林先生,最终为游客呈现了红绿满园、花开四季的世园会。

图片

为了确保游客在不同月份或季节都能欣赏到盛开的花朵,设计团队对每个区域的植物搭配进行了精心规划。他们根据不同花卉的花期,为每个区域设计了至少三次的“换花期”,确保月月有花赏。这种精细化的设计不仅让游客能够享受到更加丰富的视觉盛宴,也体现了设计团队对园林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敬业精神。

图片


ebd2564741e35d344f76e9f1aa2b6fa6.jpg


3b9786731866d4d4ccbc537df98e2e40.jpg


秉持世园会的低碳理念,设计团队注重保护原有生态环境,将园区自有植物和移栽植物进行了完美的“互动”。在绛溪四线右侧的保留林里,移栽植物与自有植物共同形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地,成为2024成都世园会体现世界人民友谊的“友谊林”。这种尊重自然、保护生态的设计理念,让世园会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生态园林,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、享受生活的理想场所。

 

供 稿:设计四院(城市艺术研究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