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“桥”见世园!跟设计师一起打卡“世园三桥”
发布时间:2024-04-02

距离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,主会场已基本呈现,透过最后的倒计时,一场被誉为世界花卉园艺领域的“奥林匹克”盛会呼之欲出。作为园区重要的三座通行桥,明月桥、鱼凫桥、竹编桥在2024成都世园会开幕后将给游客带来哪些非凡体验?各具特色的造型背后藏着怎样的设计理念?市民如何参与到就在身边的世园会?


让我们和成都市政院设计师杜攀一同走进主会场,提前探访世园会“三桥”,打卡绛溪河上三道“跨越的风景”,解锁“网红桥”的打卡方式。设计师带你看世园风景,出发!



建设进度

三桥均基本完工 预计四月上旬交付


据成都园博公司介绍,明月桥、鱼凫桥、竹编桥是园区内环线跨绛溪河的三座大桥,其中明月桥、鱼凫桥为观光车行桥,竹编桥为步行桥。

明月桥位于主会场园区中部核心区域,周边聚集着锦云楼、天府眼、竹韵花园等核心建筑及景观,桥梁总长108米、桥宽16.7米。

图片
    ▲ 
明月桥


鱼凫桥位于主会场园区西北角区域,周边以景观、生态园艺展区为主,桥梁总长112米、桥宽11.5~13.9米。


图片
    ▲ 
鱼凫桥


竹编桥位于主会场园区摩诃湖西北侧,临近世园瀑布与瀑布酒店,竹编桥桥梁总长155米、桥宽6~11米。


图片
    ▲ 
竹编桥

目前,三座桥都已基本完工,明月桥正进行灯光安装,鱼凫桥与竹编桥只剩最后的装饰收尾工作,三座桥预计都将在4月上旬交付。



设计亮点

“跨越的风景”蕴含中国式浪漫


“凉月如眉挂柳湾,蜀中山色镜中看。”“新月出水”是它的设计主题,“月牙”是它的结构造型。远观明月桥,它不仅从“月”的造型展示着现代桥梁设计之美,也将古代唐诗意象之美具象地展示在眼前。


图片





▲ 明月桥

明月桥西侧为中华园艺展区,东侧为天府人居展区。“桥梁的主题应当充分融入中华文化元素,展现川蜀文化的特征,而月亮是非常符合这一考虑的文化符号。”杜攀介绍。
图片
    ▲ 明月桥


编桥与明月桥临近,紧临蜀川竹韵花园,选择“竹”的形象设计桥梁也正考虑到了区域的景观和谐。“同时,竹子也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文化符号,成都也是竹文化氛围浓郁的城市,这样就能够有效凸显中华文化与成都特色。”杜攀表示,整个桥梁恰似一缕漂浮在水面的竹叶,同时将竹编轻盈的形态和竹篾灵动的线条融入形态设计中,打造成绛溪河上的大型竹艺术品。




图片
   ▲ 竹编桥

在绛溪河三座桥中,传统文化属性满满,但川蜀文化色彩最浓的当属“鱼凫桥”。“桥梁造型灵感来源于‘鱼凫架桥’的传说,由古蜀‘鱼凫’抽象演变而成。”杜攀说。桥身
体态优美、柔和,与水交融,与周围环境和谐,勾勒了一幅“鱼凫掠水游无痕,涟漪拂岸映轻烟”的美好画卷。

图片
    ▲ 鱼凫桥

明月桥、鱼凫桥、竹编桥是整个园区环线贯通和慢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连接多个重要展示区,建成后将是横跨绛溪河的三道靓丽风景线。”成都市政院世园会桥梁设计负责人杜攀表示。



打卡技巧

设计师教你怎么拍桥更出片


可以预见,2024成都世园会开幕后,主会场目不暇接的建筑景观、园艺景观将不断被“装进”游客们的相册中去。

明月桥、鱼凫桥、竹编桥
该怎么拍会更出片呢?杜
攀从设计师视角“透露”了一些诀窍。

“三座桥本身就是一个打卡点。”杜攀表示,站在竹编桥上赏景,可以一览悬湖漱玉瀑布飞流而下的壮丽景象,也可以看明月桥与锦云楼相映生辉。
图片
   ▲ 竹编桥

明月桥上的“明月”造型如雕塑一般从桥的中间“长”了出来,投用后的灯光水幕在桥面就可以近距离欣赏。“水幕是数控的,展示图案可以按需求定制,人在桥上近距离观赏也可形成趣味性较强的人景互动。”杜攀说。

图片
    ▲ 明月桥

鱼凫桥位于主园区西北位置,周边以生态景观为主,建筑密度较少,桥梁作为区域内的高点。人在桥上能获得更辽阔的视野,从绛溪河望去,绛溪河上游的河滩景观与周边各具特色的展园尽收眼底。

图片
    ▲ 鱼凫桥

随着2024成都世园会正式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,各家展园、景点都已基本呈现,诸如明月、鱼凫、竹编三座景观桥的更多园区景点,也正等待着世园会游客前来探索。



供稿:设计三院(公园城市市政研究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