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0日,成都市政院设计四院(景观建筑院)、城市艺术研究中心举办第十七期公园城市建设系列讲坛“坐景观天”思享会。本次分享主题为《克隆地球的征途——2023年数字孪生的趋势与挑战》,特邀51WORLD西南大区总经理、城市与交通事业群总经理、高级城市信息模型集成与应用工程师张焜棋,为大家进行分享与交流。成都市政院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关国杰参会。
结合视频动画展示,分享人从数字孪生的概念、历史起源、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现存的问题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阐述,介绍了数字孪生当前存在三个影响、四种趋势,并和大家讨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。
数字孪生(Digital Twin)也被称为数字映射、数字镜像。官方定义为“充分利用物理模型、传感器更新、运行历史等数据,集成多学科、多物理量、多尺度、多概率的仿真过程,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,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。”
数字孪生是元宇宙的子集部分,两者区别在于数字孪生是本质是服务现实,而元宇宙更多的是代表着想象。未来,数字孪生将会在各行各业多种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,在城市信息模型中,能够支持智慧城市、社会综合治理等多方面的应用。
张焜棋总结了数字孪生未来发展的四种趋势。趋势一是“标准”,数字孪生需要一种“方向大致准确,细节可以模糊”的标准。趋势二是建模的多源化,GIS数据、倾斜摄影、高精扫街和增材模型等都可以成为数字孪生的数据来源。趋势三是数据要素经济,数据要素将会是未来企业竞争和发展的重要资本之一。趋势四是仿真与决策(W4-W5),从现实环境中提取场景,构建“信息、模型、行动”三位一体的结构演化模式,制作仿真场景,为决策和运营提供支持。
现阶段数字孪生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将出现的挑战,主要集中在性能、功能、安全三个方面。结合实际案例,分享人向大家展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规划、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,并与参会人员展开了热烈讨论。
智慧城市是成都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。今年4月25日,成都市深化智慧蓉城建设助推城市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召开,提出以智慧蓉城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能力,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。本次分享会聚焦行业前沿技术领域,充分探讨了未来科技与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合路径,有利于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,提升成都市政院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综合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