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绝美!绛溪河升起了一轮“明月”
发布时间:2023-07-18

盛夏时节,在成都东部新区,世园会项目建设热潮涌动。近日,横跨绛溪河的1号桥——月亮桥主体吊装完成,这也是2024成都世园会主会场第二座吊装完成的桥梁。


61231231serq40[5].jpg


受业主成都园艺博览运营发展有限公司委托,成都市政院承担了世园会市政景观、绛溪河综合治理、园区道路及桥梁等设计任务,月亮桥的设计工作也包含其中。

作为2024成都世园会重要标志性景点,月亮桥位于主会场园区中部位置,桥长116米,桥宽16.7米,周边聚集着散花楼、天府眼、竹韵花园等核心建筑和景观,连接多个重要展示区,是整个园区慢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建成后将成为横跨绛溪河的一道魅力风景线。

643123efw0[3].jpg


新月出水

尽显川蜀韵味

桥如其名,月亮桥以“新月出水”为主题,设计出“月牙”造型。

“通过捕捉明月出岫的动人瞬间,以圆润的线条在绛溪河上勾勒出一轮亦真亦幻的‘峨眉山月’。”设计单位成都市政院设计三院桥梁负责人杜攀介绍,整体营造出“凉月如眉挂柳湾,蜀中山色镜中看”的清幽意境,与不远处的散花楼交相辉映,展现出川蜀文化的独特韵味。

64g3240[1].jpg

设计中,月牙图案抽象提取成都古蜀文化的象征——金沙遗址太阳神鸟的图案曲线走势,与中国传统的祥云纹相结合勾勒出一幅神鸟护佑、祥云环绕的锦绣画卷。

64gae10[1].png


最大程度化

减少碳排放


作为成都市政院在世园会的桥梁美学典范之作,月亮桥不仅仅是传统文化内涵的彰显,也是现代桥梁技术的呈现——结构与景观的融合、结构受力的协调,绿色低碳工艺以及多元化场景的应用,它的结构和功能设计颇具特色,整体遵循成都园博公司“尊重自然、彰显文化、绿色生态、功能融合”的总体要求。

绛溪河常水位水面宽约70米,桥长116米。为减小桥梁跨度大带来的结构厚重感,在河中设置两处桥墩形成连续梁体系以减小跨度。桥墩结合“月牙”的造型特殊设计,梁体立面为弧线造型,在保障结构安全稳定、功能完整的前提下实现了结构与景观的融合。

6f123140[5].jpg

在设计选材方面,桥梁结构以绿色低碳的钢材为主,采用现场拼装的施工工艺,最大程度化减少桥梁建材生产及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。同时利用桥面剩余空间增添绿化,对光彩照明、水幕投影的运营进行智能化管理,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。


“千里共婵娟

月圆月缺交融变换


从世园会布局来看,月亮桥这条“风景线”串联起世园会主会场多个地标,将桥梁美学与绿色低碳、文化底蕴与实际功能完美结合。

621f3440[1].jpg

而在场景打造方面,成都市政院设计团队利用“月牙”内部结构及桥上空间,通过设置数控水帘,结合水幕投影,实现打造多元化的应用场景。

6uiqwert87235519840[1].jpg

“当游客驻足欣赏月圆月缺交融变换的情景时,我们希望能引起‘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’的共鸣。”杜攀表示。


 █  供稿:设计三院 / 公园城市市政研究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