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全国首个!成都市政院主编,地方性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建设指引性文件发布
发布时间:2023-08-22

8月18日,据@成都水务,《成都市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建设指南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正式印发,成为我国首个地方性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建设指引性文件。


《指南》由成都市政院主编,是成都继《成都市水文化遗产资源普查》后,在水文化建设方面的进一步深化研究,是成都市落实水利部关于水文化保护、传承、弘扬、利用要求,为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建设的路径、方法、评判标准等作出的积极探索。


近年来,在《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》《“十四五”水文化建设规划》的指引下,成都市大力推进水文化建设,在对水利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,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品位,推动水利工程与文化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。


成都市政院于2021年启动《指南》编制工作,在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、成都市水务局及业内诸多专家学者的参与指导下,经过深入调查、专题研讨、专家咨询,历时近两年完成编制。

《指南》主要内容包括总则、成都市水文化特色指引、水利设施的文化表达、市政给排水设施的文化表达、滨水景观与滨水建筑的文化表达、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建设评判标准及附录七个部分。

《指南》在“1244”总体思路下,聚焦“一个核心目标”,让所有水工程都留下鲜明的水文化印记;读懂“古今水工程文化内涵”,解读古代水工程的历史文化底蕴,塑造新时代水工程的文化特色;引导“水文化的四大表达路径”,以材料技术运用彰显文化内涵,以地域特色挖掘表达文化形态,以功能空间叠加推动文化宣传,以场景氛围营造塑造文化品牌,通过兼顾共性要求和个性表达,指引水工程设施彰显文化特征与地域特色,推动实现文化传承、品质引导、理念转变、价值转化“四大愿景”

《指南》对成都23个区(市)县的水利工程、水景观、水利技艺、水文化活动等水文化资源进行梳理,总结出可供建设主体参考的实体、行为、文字、图像类水文化素材,依托于水工程设施进行表达,将水文化印刻在大地上,让人们既能看见外在的文化美学,也能品味内在的文化内涵。



《指南》详情

一图读懂 

↓ ↓ ↓ 








  供稿:设计四院(景观建筑院)/ 城市艺术研究中心